神舟14日,宇航员在轨道上进行了4个多月的以微重力环境的人体功能失重保护细胞生物学效果基因表达等为中心的25次医学科学实验。
中国宇航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永辉:从心血管骨骼肌肉免疫系统生物节律到宇航员的行为基于脑负荷的疲劳等级几乎人体的生理系统生理到行为,目前有几个实验项目。在130多天里,我们也完成了近四分之三左右的实验任务。
保护骨骼损失是宇航员长期宇宙生活要应对的重要课题。此次神舟14日登船队在轨期间,对骨丢失保护对抗领域的实验成果进行了有效验证,首次应用于宇航员长期在轨生活。
中国宇航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永辉:该仪器是在骨流振动的基础上开发的设备,通过轨道上对骨流的振动刺激,产生了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部分相互作用,达到了抑制骨丢失的目的。我们在轨道上已经完成了这台仪器的第一次试验。
在新14胜祖的轨道期间,空间站首次迎来了元田实验舱,元田舱内搭载的低温冷藏设备可以在零下80度保存宇航员在轨道上采集的实验样品。
中国宇航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永辉: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核酸,特别是蛋白质等信息。下行实验类型还有几种,申12申13有细胞学的样本下行,这次申14还做了血液尿液唾液的样本下行,就是实验样本的种类更加丰富了。
目前空间站上仍有很多轨道医学实验在有序进行,在不久的将来,一系列科研成果将支持宇航员更好地开展太空生活,更好地为公共卫生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