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保荐人表示,如类似蔚来这样的企业要申报科创板,必须有明确的盈利预期。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2021年财报会上,李斌表示,蔚来希望在2024年实现全面盈利。 这个时间与之前约定的IPO期限相吻合,如蔚来要在2025年科创板IPO,则它最晚于2025年初交表,即2024年盈利,或给出明确的盈利预期。 但就目前来看,蔚来距离盈亏平衡线还有不小的距离。2021年,这家公司亏损了105.72亿元,2022年一季度,其再度亏损了17.83亿元,同比扩大了295.56%。 留给蔚来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啊。 在上述节目当中,尽管李斌否认了对赌失败,但他也表示,蔚来在2020年和2021年回购了一部分股份,回购的部分原值是15亿元,蔚来已经付了75亿元。 不管怎么说,合肥的一部分投资,已经套现离场。 01 蔚来与蔚能 蔚能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在推出BaaS模式之前,蔚来曾经有一套电池分期付款方案。 该方案中,蔚来的车价会比常规购买低10万,用户每月需要支付1280元电池月费,连续78个月,同时可享受电池升级服务,后期则改为了月付1660元,连续60个月。 也就是说,蔚来需要在60~78个月内,逐月收到电池的钱。 2020年年中,李斌下架了这一版本,推出了BaaS方案,即客户可以选择购买一辆没有电池的汽车,后者相比于含电池的整车,价格降低了至少7万元。当然,没电池的电动车只能算是模型,所以客户要做的,就是向BaaS供应商蔚能租赁电池,根据所租电池容量,可选择每月支付980元-1480元,或每年支付11760元-17680元。 基于这种模式,车辆的所有权会随着交易转移给车主,而电池的所有权属于蔚能公司。 BaaS方案一经推出,效果立竿见影。仅在推出当季,也就是2020年Q2,蔚来毛利率第一次转正为9.7%;Q3更达到了14.5%。当年,蔚来的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达到了19.51亿元。 不过就像宇宙能量守恒一样,当蔚来的电池收入压力减轻之后,蔚能面临着挑战。 根据BaaS定价和电池的实际价格,一块电池的成本回收周期大致为6年。也就是说,一旦这块电池的服役时间超过6年,蔚能公司理论上就可以赚钱了。 也因此,蔚能公司可即期针对新购置电池开展资产证券化方案,融资将用于向蔚来购买新的电池。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一块电池究竟能用多久。这个问题我们又可以拆解为,它在财务上的生命周期有多长,以及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真实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在此之前,请允许我们引用一下以下有些拗口的表述,它来自于蔚能的相关融资文件。
“在换电过程中,蔚来车主车辆上的动力电池会被换入蔚来换电体系中,蔚来换电体系中的某一块动力电池将会被换入蔚来车主车辆上。上述动力电池实物交换的过程中,蔚能动力电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将投入蔚来换电体系进行流转;同时武汉蔚能将获得一块同容量的替代动力电池的所有权,该替代动力电池将作为蔚来车主在租用期间租用的动力电池。” 看起来,蔚来和蔚能都将电池作为一种标准化资产,在蔚来换电体系内混合使用。这个体系内流转的电池,既有蔚能持有的BaaS电池,也有备用电池,当然还可能有其他蔚来车主的电池。 但问题是电池并非标准煤,它是会随着使用不断损耗的实物资产,根据蔚来的2021年年报,蔚来为电池提供的质保期为8年。安永华明对蔚能的资产评估报告也表明,蔚能的电池使用寿命为 8 年,预计残值率 5%。 由此可见,蔚能的获利周期应该是第七年和第八年,但考虑到蔚能还有向蔚来采买劳务,自身的管理成本,各种融资的成本,很有可能要到第七年半,甚至是第八年,它才有获利空间。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究竟一块新能源车电池能用多久 一般情况下,一块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初始80%时,就不再符合电动汽车的使用标准。当然,理论上,在合理的里程数量下,例如8年30万公里,目前在售新能源电池是能扛住的。 但有两个因素仍是电池实际使用寿命的变量。 第一:蔚来采取的是租用+换电模式。如果是传统的充电模式,电池所有权已随着售车转移给车主,在使用过程中,车主要承担电池的折旧,以及充电效率的损耗。但换电的车主一定会对电池有更高的要求,没道理上次装的电池能跑500公里,这次就只能跑400公里了。 因此,在蔚来换电体系中流转的电池,其质量必须要保持在高位水平,这会是对电池实际使用寿命的严苛要求。 据《虎嗅》报道,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蔚能公司董事长沈斐确实表示过,蔚来的电池淘汰标准比行业高很多,不需要等到容量衰减至80%。目前,蔚来已经有极少量的电池退出运营。 第二:技术的迭代。蔚来说服车主选择电池租用方案的理由之一就是,该方案为日后选择更高水平电池留有空间。事实上,新能源电池行业同样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有更高效的电池推出市场,与此同时,电池价格也在日益下探,例如自2012年至2021年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了8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