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各位委员和专家就校务管理、课余服务、教育、教学和培训机构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学习和吸收。现在我想回答有关的问题。
1、 论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规划,严格执行“一科一辅”作业选择政策,建立每学期作业选择台账。定期开展校际作业设计分享和交流活动。指导老师安排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第二,优化岗位设计。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修订完善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备课规范和作业规范,引导教师设计高质量的基础作业和探索性作业,实用的跨学科综合作业。组织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评比,展示基于“安徽教育云平台”的优秀作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我们将联合妇联等部门,通过家庭委员会、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力所能及地做家务,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籍、锻炼身体、参与社会实践。
2、 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我省已将课余服务纳入全省民生实践项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余服务的通知》,并对“一校一案”课余服务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指导。
[本地新闻]
据统计,在全省应开展课余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有28万余名教师参加了课余服务,占92.69%;超过443万名学生接受了课余服务,占95.81%;大约有12000个服务项目,如俱乐部和利益集团。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课余服务内容。选择课余服务典型案例,引导全国各地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服务时间,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辅导和答疑,为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体育、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区活动。第二,拓展课余服务资源。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教学团队。引导学校与青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合格、规范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共同提供服务。完善准入机制,适当引入非纪律培训机构等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课余服务。第三,完善课余服务保障。指导各地推行教师“弹性工作制”,统筹安排教师教育教学、教研、课余服务和作息时间。我们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合作,完善教师参与课余服务的补贴方式和标准,确保批准的绩效工资及时发放,并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绩效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表彰和奖励以及绩效工资分配。
3、 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省出台了《关于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我们利用安徽教育云平台组织4200多名优秀教师录制10028门优质在线课程,投资约60亿元建设11653所智能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将坚持以生活为导向的原则。我们将坚决放弃“以分数为中心、以提升为中心”的教学取向,专注于教学和实践,加强应用,积极鼓励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和交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每位教师根据情况选择1-3名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和干预指导。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备课管理,引导教师开展个性化、多元化、创造性、集体备课。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校园等技术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学习、综合学习、任务小组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三,优化教学评价。对不同学习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教与学进行科学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校建立定期备课、听课、评课、巡视制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1b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