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徕卡给消费者最深的感觉的特点是——贵。
李女王举着卡片的照片也被徕卡宣传,使商品大卖。
在135胶片相机时代,徕卡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进入数码相机时代后,徕卡逐渐没落。
原因不难理解。
徕卡MP爱马仕有限公司
2003年,徕卡推出爱马仕限量版MP套装,全球发行500台,定价为8500美元。
从股权变动频繁可以看出徕卡相机的处境并不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从华为和徕卡的合作来看,似乎很容易得出“华为救了徕卡”的结论。
其实不是这样。
首先从合作初衷来看,双方是为了商业共赢。
2010年,LG又推出了与宾特同名的L-03C手机。
2016年2月,华为与徕卡一起正式发布了首款P9系列手机。
华为与徕卡合作,当然是为了提高自己手机的竞争力。
在当时的智能手机竞争场面中,华为比莱卡更迫切需要合作。
2016年任正非亲自出面与徕卡高层签约,可见当时华为的重视程度。
任正非与徕卡高层签订了合同
再看合作结果,双方实现了商业共赢。
与徕卡合作,华为获得了声誉和技术的双重提升。
当时,华为手机销量迅速增长,但华为自己的调查显示,全球42%的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缺乏认识。
拍得好,成为华为手机的卖点之一。
与华为合作,徕卡也名利双收。
乘坐华为的快船,徕卡实现了“破圈”,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了不小的认可成本。
这也为徕卡和小米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徕卡与小米合作
在我看来,这种“救世主心理”是绝对不行的。
第一,与事实不符。
就徕卡而言,7月11日徕卡当局公开了2021-2022年度的财报。报告显示收入增长了16%,总收入为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35亿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徕卡就分为四家独立公司:徕卡相机徕卡显微系统徕卡生物仪器和徕卡地质仪器。
徕卡品牌下的4家公司
徕卡相机是与华为小米合作的公司主要生产相机。
徕卡微系统公司是业界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显微镜图像采集产品和图像分析软件的公司。
徕卡测量系统公司,也是行业的大牛,是现代测量的创始人,生产的CMM三坐标测量仪,部分被拉入禁止出口设备目录,甚至被禁止出口到海外。。
不虚心学习,反而宣扬“救世主”言论,岂不可笑叹息吗?
发表评论